这款国产新怪谈游戏,被老外拿来治疗“赛博PTSD”?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最终治好玩家们《浩劫前夕》PTSD的,是一款国产游戏。

作为2023游戏圈最恶劣的一场赛博诈骗,《浩劫前夕》的故事我们已经讲过很多次了,不过国内玩家可能因为它在年末反杀了一众答辩游戏成为答辩之王,更倾向于把它当做一个乐子。但对于国外那些曾经亲手把它送到Steam排行榜榜首的一众国外玩家而言,他们对这款游戏的期待和因此造成的心理创伤都是实实在在的。

然而,最近在一个国产游戏相关的油管视频下方,我看到了这么一条评论。


这个游戏正是《浩劫前夕》当年许诺的样子

这个被老外们用来抚慰自己PTSD的游戏,正是上个月开启二测的《七日世界》。

《七日世界》官方Discord频道人数的增长趋势来看,这个游戏在国外疯狂吸粉的那几天的确是《浩劫前夕》暴死后外网舆论最高涨的时间段,因此《七日世界》的确接纳了相当一部分被《浩劫前夕》欺骗了感情的玩家,而在参与了测试之后,这些外国玩家惊喜的发现——这才是一款想要叫板《DayZ》《命运》这些业界大佬的多人游戏应该具备的样子。

实事求是地说,《七日世界》虽然在玩法上仍然是一款生存游戏,但在题材上和美术风格上可比《DayZ》这种老掉牙的打僵尸游戏时髦多了,光是从它的视觉表现和怪物设计上,玩家们看到了《死亡搁浅》《控制》等一众大作的影子。

而这种《七日世界》想要表现的艺术风格,我们可以称之为“新怪谈”。

科幻与恐怖的碰撞

新怪谈如今是一个流行并且很笼统的概念,虽然它的奠基人是奇幻小说家柴纳·米耶维,但如今互联网上流行甚广的恐怖创作“后室”等也被归入此列,这些作品往往用科学、理性的语言去描述诡异、怪诞的超自然现象。

如果我们拿古代的志怪故事与新怪谈做个不那么准确的对比,就会发现志怪小说里变成妖怪的都是飞禽走兽、草木花鸟;而在新怪谈里,我们身边的家具、电器、房子都可以成精,并且人类还要以现有的技术去研究、观测它们。

虽然《七日世界》看似是在现有的题材和玩法上做缝合,但从目前玩家们的反馈来看,哪怕是经常被3A大作轮番轰炸的国外玩家也对《七日世界》的世界观和视觉设计赞不绝口,它也因此成为了在Steam愿望单排名中仅次于《黑神话:悟空》的国产游戏。


《七日世界》在Steam愿望单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

事实上,《七日世界》在美术风格和怪物设计上的确把握住了新怪谈那种“又科幻又诡异”的感觉,尤其是序章中主角逃出实验设施的过程氛围渲染地十分出色,有几分《控制》的神韵。

在游戏的一开始,玩家的视角被固定在一个记录实验的设备上,亲眼目睹了一个满嘴专业术语的研究员如何遭遇了一场诡异的异象。在警报的蜂鸣声中,实验室里的一切都失去了自身的重力,通过那个缓缓上升的摄像头,我们看到了那个仿佛被某种无形力量侵蚀的研究员正在绝望中进行最后的挣扎。

一片雪花屏之后,我们从一个透明的玻璃箱子中醒来,发现自己身上插着一把外形奇特的匕首,那个不知凉了多久的倒霉研究员仍然在半空中飘着,而当我们拔掉了身上的匕首之后,悬浮的各种杂物才重新回到了大地的怀抱,曾被科学家认为能够支配一切的万有引力终于夺回了对这个房间的控制权。

在逃出这个研究设施的过程中,沿途能找到许多散落在各地的实验记录,很明显我们就是这群研究员口中的“异常物”,在某些条件下会引发超自然现象,似乎这个设施被废弃就与我们身上的能力有关,但我们却对与自己有关的一切都一无所知。

不过很快,异象就发生在了我们身上。

在接近一个被研究员们称为“摇篮”的背包时,大楼里冷峻的白色LED灯突然发出了刺眼的红光,我们在房间中央看到了一个背着摇篮的另外一个自己。镜头一转,之前那个“我”消失了,那个背着包的那个“我”成为了新的主角。这让我想起了《2001太空漫游》结尾的那个桥段,主角在多维空间里不断看到并成为另一个更加年老的自己,急速走完了生老病死的一生。

热门相关:陆鸣至尊神殿   诛天至极   凤逆天下:战神杀手妃   美食供应商   唐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