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收益率降了?上半年银行理财发生这些变化

【环球网金融综合报道】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显著变化。从市场规模修复到收益率波动,再到市场格局的重塑。尽管市场趋势多变,但是理财产品的稳定性特征愈加凸显。固定收益类产品仍然是推动理财产品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普益标准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理财公司共存续理财产品20695款,环比增加147款。固收类产品最多,共有19069款,环比增加149款。不过,从市场规模来看,中信证券研究测算,2024年6月理财规模环比下降1.12万亿元至28.59万亿元。

收益表现方面,6月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小幅下滑。招商证券研报指出,近一个月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走势平稳。截至6月末,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中枢为1.84%,较上月底下降2BP。下半月固收类理财收益率一般,混合类理财净值近一个月小幅回落。

整体而言,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修复,业内对下半年重回30万亿规模的预期不变。禁止手工补息等被视为上半年理财规模增长的推动因素。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债牛行情+规范高息存款带动上半年理财市场规模修复,4月单月流入尤为亮眼。受规范手工补息影响,4月单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增加2.53万亿元。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余额约27.97万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1.67万亿元。

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发了《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称,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承诺并支付高息。要求银行立即开展自查,在4月底前完成整改。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手工补息在国股大行相对常见,补息对象多为企业活期存款,主要是由于企业存款规模体量较大,利率议价权更高,对银行揽储或形成一定压力。从理财公司角度,规范高息存款,部分存款资金流向理财市场,助推银行理财规模高增。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由于补息更发生在国有大行,停止补息后,国有大行存款更有可能搬到本行理财产品,整体看工银理财等机构规模扩张明显。

同时,上述研报认为,整顿手工补息后导致的高收益协议存款缺失,理财收益基准显著下行。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持续降低,6月份新发产品业绩平均比较基准3.06%。据普益标准,6月理财产品收益率延续跌势,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已连续三个月下跌,今年首次跌破3.00%。

据招商证券研报,2024年6月债市收益率下行,但可能受存款不补息影响,理财当月年化收益率不高。6月下半月定开纯固收、定开固收+及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1%、2.4%、1.9%。

华泰证券也指出,在存款利率下行、手工补息整改等影响下,银行理财底层资产中的货币市场工具持仓比例有所下降,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提升。近6月银行理财产品合计、固收类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别达3.66%、3.87%。较其他资管产品而言,银行理财收益率优势较为显著,但需关注部分投资补息存款的产品净值波动。

展望后市,中信证券在研报中预计,在国有行的带动之下,2024年下半年理财规模将重新站上31万亿元的关口,甚至有望冲击赎回潮前的高点,“资产荒”的压力之下债市也料将随之走强。

热门相关:弃妇当家:带着萌宝去种田   太监武帝   傅爷怀里的假千金真绝了   绝色符师:龙皇的狂傲妃   南少,你老婆又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