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 有生活 中轴线上故事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5日 第 13 版)

范来友

张涛

唐华德

窦俊杰

舒展

图①:北京中轴线鸟瞰。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图②:在景山公园拍摄的北京中轴线风光。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图③:故宫内金水河。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图④: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图⑤:天坛鸟瞰。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纵贯南北、联通古今的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历史与文明的印记,更是生生不息、鲜活灵动的活态遗产,700多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与一代又一代人的日常密不可分。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有许多见证者、参与者、保护者,他们或在中轴线周边成长,或从事相关工作,或自发参与保护,或不断推广传播……

本版推出特别报道,邀请周边居民、研究者、外国友人、导游等分享他们与北京中轴线的故事,讲述这条承古拓今的“城市之脊”如何诠释古老与现代交融的生动图景。

——编 者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范来友——

我们一起守护家门口的文化遗产

钟鼓楼在中轴线最北端。我住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就在钟鼓楼附近。我在这里出生、长大,祖辈也生活在这里。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我倍儿高兴!

北京有句老话,“东单西四鼓楼前”。早年间,钟鼓楼是北京城的商业区之一,聚集了不少商贩和民间艺人,曾被称为“小天桥”。这里有我小时候的美好记忆。

我家就在钟鼓楼下的一个院子里。这些年,随着老城改造、街区更新、“美丽院落”打造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们的居住环境大有改善。院内上下水改造,更方便了;胡同里青砖灰瓦、红门绿窗,更漂亮了。站在自家院子里,抬头就能看见蓝天下的钟楼鼓楼,感觉特舒坦。附近的许多文物、古建筑焕发新光彩,钟鼓楼地区成了“打卡”地标之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每天钟鼓楼广场上,老街坊踢毽跳绳,许多路过的游客自发加入,欢笑声传得很远。

大家爱到钟鼓楼这里来,喜欢的就是这儿的烟火气、北京范、文化腔。作为老钟鼓楼人,我很自豪。钟鼓楼的事就是咱的“家事儿”。这些年中轴线申遗,我就想要出一份力。

申遗离不开平安祥和的氛围环境。我们钟楼湾社区成立了一支夜巡队,我和另外3名老党员第一时间加入。社区有11条胡同、2300余户居民,我们4个人以豆腐池胡同为界,两两结对,每天晚上8点半开始巡查一圈。成立7年多,夜巡队巡查风雨无阻。起初,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帮粗心的住户关门防盗,后来逐步拓展到消防、卫生、指路等很多方面。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大伙说我们的工作让社区更有家的感觉。

今年初,我有幸成了一名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和老邻居们一起守护家门口的文化遗产。如今,中轴线申遗成功了,未来会有更多人慕名而来。守着中轴线这个“全人类的财富”,我不仅要当好监督员,还要当好宣传员,把我知道的钟鼓楼的家常事、文化事讲给更多人听。

(本报记者王洲采访整理)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遗产预防保护部主任、研究馆员张涛——

用心呵护这里的每一处文物古迹

谈北京中轴线,要从万宁桥说起。

景山后,鼓楼前,万宁桥在正中间,中轴线上第一桥。位于古积水潭东部边缘的万宁桥,被认为是北京中轴线最初设计的起点。

历尽沧桑的万宁桥,至今仍然具备联系城市南北交通的功能。我从2019年开始给万宁桥做“体检”,比如用地质雷达检查桥体内部是否有空鼓,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外形尺寸系统测量等。经过5年的工作,我们已经为万宁桥建起一套可量化的检测体系。据此,文物保护人员可以对桥梁进行精准保护修缮。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治已病”,更要“治未病”。我一开始是从事文物保护材料开发研究工作的。我在工作中发现,文物保护往往需要把病害、病变提前诊断出来,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由此,我萌生了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想法。

这些年,沿着北京中轴线,在钟鼓楼、景山、太庙等建筑群,都留下了我们团队的足迹。针对我国古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我们运用微钻阻力仪、应力波等技术手段进行无损检测探伤,把对文物的“望闻问切”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中轴线是北京的空间之轴、文化之轴,对我而言,也是一条生命之轴。1982年,我出生在中轴线旁。打小印象最深的就是炎炎夏日到天坛乘凉、遛弯。父母还会带我爬景山俯瞰故宫、登钟鼓楼击鼓撞钟,下来后再吃碗炒肝儿、喝瓶汽水儿,特别过瘾。2005年,我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天坛祈年殿建筑群修缮工程。此后近20年,我一遍一遍走在中轴线上,呵护着这里的每一处文物古迹。

好的线路,还得搭配好的讲解。“三分游,七分讲”,我积累了一个不断更新的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数据库,有140多个知识点、8万多字,包括名胜古迹、历史文化、老北京非遗技艺等。我还成立了工作室,和20多名导游一起向人们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北京。

我是双语导游,面对现在火热的入境游,我特别想对外国游客们说,“我在北京中轴线等你”。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不少外国游客沉浸式体验中轴线之后,爱上了北京和京味文化,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最近,我打算再多做一些实地调研,看看如何进一步优化漫步和骑游的游览线路,让更多人感受壮美中轴线。

(本报记者潘俊强采访整理)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

数字化带来独特文化体验

作为中国申遗代表团随行成员,我有幸在现场见证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我与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结缘是在3年前。2021年9月,我们和北京市文物局达成合作,启动“数字中轴”项目,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从那时起,如何将数字技术运用到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中,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申遗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价值阐述。这种价值阐述,本质上也是对文化遗产信息的重新挖掘。为此,我们打造了申遗文本的阐释平台——“北京中轴线官网”,并通过数字孪生、云渲染等技术重点打造“北京中轴线时空舱”4D产品,展示北京中轴线70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

如何对北京中轴线的价值进行更有效的阐述,将专业知识转变为公众能够理解的内容?数字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我们团队设计了“数字打更人”项目,动员志愿者参与。志愿者通过“云上中轴”小程序,扫描遗产点界桩二维码,对建筑本体、界桩进行拍照,形成的数据通过审核后,可以实时传送到遗产监测平台,助力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目前,已有近2万人成为该项目的志愿者。

我们还设计了“数字中轴小宇宙”,这一产品通过多维空间的数字展陈,营造一个开放、交互式的视听空间,尽可能向用户展现古人通过建筑所表达的时空想象,给用户带来全新且独特的体验。“数字中轴小宇宙”研发历时近3年,前后迭代了542个版本,有近百名研发人员参与。

“数字中轴”项目的建设过程和成果,证明数字技术不仅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支持,还可以在活化利用、传承创新等方面解锁新模式。

回想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多国代表积极表达对北京中轴线的尊重和认可,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正以独特的魅力受到世界的关注和喜爱。

(本报记者王昊男采访整理)

热门相关:信息全知者   千夫斩   新书   秦吏   一世倾心:误惹腹黑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