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保安强拦外卖上楼,一份外卖为什么常能引发争议?
在城市里,应该做的或是顺应这一种常见的社会景观,让管理为外卖创造方便,而不是让外卖为管理让路
“这是我花钱买的东西!”“我们甲方规定了不能带上去,那边有公共食堂,你可以在那边吃完再过来。”“我凭什么听你的,你就是个保安!你一个大男人欺负我一个小姑娘!”……8月21日,一段关于建邺区奥美大厦写字楼物业限制外卖上楼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视频中,一名女子声称自己点的外卖被物业阻止带入办公区域,并质疑物业的此项规定。最终,这位女士没有闯关成功,她无奈地站在闸机口吃完了外卖。
根据大厦物业的回复,不允许把外卖带上楼的相关内容,在跟租户签订的合同上面写得很清楚。并称在3号楼的负一楼有专门的食堂,如果员工想吃外卖,也可以将外卖带到食堂就餐。
虽然物业提供了解决方案,但还是酿成了冲突,大概是因为该方案执行起来很麻烦、不够人性化,比如只能在固定的某一栋楼、某一层才能吃外卖。客观来说,大厦的物业管理措施并非毫无道理。比如他们说“外卖会弥漫着浓郁的菜味”,卫生会带来“蛇虫鼠蚁的问题”等等。得承认,餐饮一定会制造垃圾,也可能污染环境,这毋庸置疑。大厦如果需要保持一个纯洁无瑕的环境,进行适当的限制似乎也情有可原。
但这样的事,为什么在网络上还是引发巨大的争议?
这大概是因为在今天,外卖已经被视为一个天经地义般的存在,它似乎和办公楼里的灯光、洗手间一样,是一个需要被保证的“基础设施”——这和外卖的渗透率有关。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35亿人。5亿人,超过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考虑到外卖高度集中于城市,在城市里外卖用户的占比会进一步提升。不夸张地说,外卖已经是一个无比自然的社会存在了。
这也是这样一则新闻为什么引发热议的原因。物业当然有它的理由,但人们却无法接受。这就好像大厦里装空调,这当然会有墙体损害、外机掉落的风险,但怎么能不装呢?外卖,大概也已经深入人心到了这个程度——点外卖,凭什么不行呢?
也正如有法学专家解读“不许带外卖上楼”争议,称“开发商或者物业制定管理措施要考虑公平合理性”。时代发展到今天,外卖的存在仿佛就是那个“合理”,阻拦外卖才更像是“不合理”。这当中似乎没有多少“道理”,无非是因为外卖已经广为接受,它已经不可或缺。
在某种程度上,外卖似乎成了一种“象征”,成了争取权利的标记物。对外卖不留情面、严格管控的地方,很容易就会把自己置于社会舆论的对立位置。前不久某小区保安和外卖员的冲突,就曾引发争议。
这背后或许有其他考量,比如常有地方被指是试图保护食堂生意等。即便抛开这些猜测,任何一个对外卖不留情面的限制举措,都容易引发反感:这会被视为对人们饮食自由的干预,对为生活而奔忙的人缺乏最基本的共情,无论是送餐的小哥,还是时间紧张的“打工人”。
当然,类似争议也并非没有妥帖化解之法,比如站在物业管理的角度,比较合理的方式还是商量一个大家可接受的、更人性化的也更尊重人们需求的解决方案。同时改善一下通风、加强一下保洁。毕竟,在城市里,应该做的或是顺应这一种常见的社会景观,让管理为外卖创造方便,而不是让外卖为管理让路——相信这也更符合写字楼里人们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