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加速

本报记者 张芗逸

2月19日,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获悉,2月18日,住建部召开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要求,各地要积极担当作为,把轮候库建设工作抓实抓好,切实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地见效。

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是着力优化和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则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一环。

“建设轮候库有助于准确掌握保障对象的具体需求,进而开展有序管理,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合理供应和分配,避免资源浪费。”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此前,青岛、西安、杭州、福州、大连等城市均在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方面展开探索,相关工作加速推进。

记者注意到,青岛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服务系统自2024年7月19日起面向社会开放。在2024年12月11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该系统7月份开放登记以来,已有1.2万余名申请人注册登记。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听取青岛市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的经验做法,观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信息系统演示。据悉,青岛市目前已有2700户家庭纳入轮候库排序,将在此基础上坚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购”,确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十五五”规划和年度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明确要求各地抓规划计划编制。要根据本地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需求,研究制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行动方案,将轮候需求纳入年度建设筹集计划。

“这项部署非常关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这是对保障性住房“以需定建”“以需定购”要求的落实,也是“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体现。

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推动建立要素联动新机制,以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抓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供需平衡、市场稳定。

严跃进表示,通过建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能够助力实现“以需定建”“以人定房”,有助于各地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紧密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防范出现“为供给而供给”的现象。未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有望进一步增加,同时房源的筹建和供给也会更加精准,更好满足刚性住房需求。

袁帅认为,未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要在摸清保障对象在户型、面积、地理位置等方面需求的前提下筹建。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轮候库建设将在保障性住房供给和管理效率提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编辑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