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质博物馆:跨界融合的探索与收获

日前,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主办的“跨界融合”机制研讨会在贵阳举行。研讨会旨在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文旅融合”工作要求,持续探索“1+1>2”的“跨界融合”发展机制,省内外自然资源、文博、教育、科技、旅游、传媒多个行业80余家单位参与活动。

“跨界融合”,其实就是推动不同行业、领域相互协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激发创新活力,寻求发展新路径。

据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齐少烽介绍,该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于去年3月开启“跨界融合”的征程。先是组织讨论会,广泛征求合作意见;而后在国际博物馆日贵州省主会场上,与百余家单位共同发表宣言,表明跨界融合的态度;特色地铁列车的推出,则标志着跨界融合工作的正式推进。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在跨界融合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宣传上,与众多中央和省级媒体合作,制作了一系列精彩节目,携手创作了有趣的动漫作品,还争取到免费宣传区域资源。百余家单位相互助力,宣传引流,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逐步提高,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有所增加。

展览方面,与多所大学、博物馆、协会以及景区携手,策划举办了诸多特色展览,吸引了60余万人次参观,让人们感受到贵州的独特魅力。

科普工作开展得颇有成效,举办科普讲解培训,与多家单位联合举办公益讲座,在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学校、社区等地开展活动,打造多条研学路线,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文创领域,与30家文化企业合作,推出200余款产品,完善文创品牌授权管理体系,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学术交流成果显著,携手多家单位举办国际性学术论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调动多所高校科研力量推进合作项目。

科技融合也有出色表现,与多所大学和企业合作开展研究,打造数字文创和虚拟公益展,推出虚拟数字讲解员,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服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左春林

编辑 班浪

二审 王纯亮

三审李枫